
讨薪获裁决补发工资,孕妇集体维权开庭,女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怀孕休产假成重要原因。
2017-12-07
4246
原标题:女员工孕期被单位“驱逐” 讨薪获裁决补发工资

昨日,一名当事女员工抱着孩子在法庭上接受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三名正在怀孕后期和刚休完产假的女员工,被所供职的中铁物流集团仓储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铁物流公司)撤掉工位、强行停掉考勤,直至被辞退失业。经劳动仲裁,中铁物流公司不服向其中一名女员工支付拖欠工资的裁决,向北京市三中院起诉申请撤销裁决。
昨日,此案在三中院开庭审理,中铁物流代理人在开庭前决定撤销起诉,裁决结果随即生效。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孕、产妇集体维权国内尚无先例。
不同意降薪 孕妇“被离职”
昨日上午,两名女员工小薇和小林(均为化名)来到法庭时,还将婴儿带到了法庭外,方便随时哺乳。据两人说,她们怀孕期间失业后,因哺乳期至今未能找到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子女。
提到孕期经历,小林眼圈泛红。她介绍,她和小薇、小明(化名)先后入职中铁物流,分别担任数据中心经理、客服经理和客服总监。
据小林称,去年12月前后,公司以经营不善为由通知三人降职降薪。此时,小薇和小林正值孕期,小明则刚刚休完产假还处在哺乳阶段。三人认为遭到歧视,拒绝接受降级降薪的确认书,随后被以“架空”、清走办公用品、注销卡权限等方式,被强制驱逐出单位。
三名女员工离职后,先后向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简称朝阳区仲裁委)提交了仲裁申请,要求原单位中铁物流公司支付拖欠工资进行补偿。
被裁决补发工资 单位撤回起诉
今年10月31日,小薇的仲裁结果率先作出,由于中铁物流经通知后未到庭,朝阳区仲裁委做出缺席裁决,中铁物流支付小薇去年12月1日至31日、今年1月1日至31日期间工资差额1万余元。
中铁物流公司不服该裁决结果,向北京市三中院起诉,申请撤销仲裁决定。该公司在申请书中称,去年12月公司经营亏损、模式改变、架构调整,欲将小薇做岗位调整,但其没有适当理由拒绝,并称对方在涉案时间内缺勤、旷工。其间小薇怀孕,公司要求其将体检、就医材料交给人力备案,对方不予理睬,于是单位今年2月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昨日三中院开庭审理此案,但中铁物流公司在开庭前决定撤销起诉。其代理人表示,撤销起诉是领导决定的。
因昨日中铁物流撤销起诉,意味着该裁决书将生效。小林表示,他们还会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失业补偿金。
- 讲述
女员工:住院待产时方知被辞退
“3月的预产期,2月公司把我社保停掉了。”小林说,她2015年入职该公司,后结婚生子,却未料到怀孕后遭遇单位不合理对待。小林说,她一边到医院排队产检,一边挺着肚子自己找代理机构交社保,否则没办法拿到生育津贴。
小林说,起初这些压力她还可以承受,但到了2016年12月,公司开始跟她们谈降级降薪。她曾问公司是否与怀孕有关,被告知全员如此。但之后小林等三名怀孕员工询问同事才知道,同事降薪最低的也到80%,只有她们三个人降到50%,“部门一共十来个员工,有人还升职,薪资也涨了。”
小林等三人进行交涉后,单位领导直接出具了确认书,让她们签字接受降级降薪。在拒绝签字后,公司以不配合工作为由,找人接替了小林的管理工作。
小林说,她们三人依旧坚持上班,但发现电脑、工位都被收走,只能搬个凳子坐办公室里,考勤也被停掉没办法打卡,还被恐吓威胁,“我当时气得发抖,但为了孩子忍了下来”。直到自己提前申请休年假回去待产,在住院时才获知自己已被辞退,“我都快气炸了,孩子生出来也是满脸脂肪粒,大夫说这是孕期上火的结果。”
“公司的意思就是将我们降职降薪后赶回家待产”,小林说,她们三人今年年初陆续接到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理由均为无故缺勤。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在向朝阳区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时,小林、小薇和小明互为人证,彼此证明在单位受到不公正待遇。
【上海邻米网络科技,商城开发,企业建站,单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来!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价格从优,多买多得】
女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 怀孕、休产假成重要原因
今年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的张芸十分惆怅,因为她到现在仍未找到工作。近日,她再次来到湖南某人才市场的招聘会寻找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岗位。
“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只要男性,不要女性。他们认为女性会因怀孕、休产假影响工作岗位的持续性。”张芸说,如果这次投递的简历依旧石沉大海,她决定考研。
同样无奈的还有来自湖南大学的刘星,她在求职过程中也有相同遭遇。“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准备结婚生子?这是招聘单位问得最多的问题。”刘星有些懊恼地说,虽然觉得很不公平,但也无可奈何。
上述两位女大学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据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2015年在北京等地多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达86.6%的女大学生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工科女大学生占80%以上。其中,有80.2%的女性认为,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信息显示限男性或男性优先”“不给女性复试机会”“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