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新干线行驶中漏油,中国高铁和日本新干线,哪个体验更好?日本丑闻频出有何影响?
2017-12-13
4076
导语:北京时间12月13日,由日本博多发车开往东京的山阳新干线列车希望34号,行驶途中传出异音和异臭,中途停靠名古屋站检查时,发现列车车台龟裂且漏油,立刻将千余名乘客换乘至其他列车。目前,日本运输安全委员会认定此事件属于重大意外,已经开始调查事故原因。
北京时间12月13日,日本新干线列车希望 34 号,行驶途中传出低沉的异音和烧焦味,经查发现列车车台龟裂且漏油,连结机件与车轮的零件也出现像烧焦的变色。因此,列车立即停驶,有千余名乘客换乘至其他列车。
【上海邻米网络科技,商城开发,企业建站,单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来!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价格从优,多买多得】
涉事新干线是N700系、16辆编成,该车驶入第一停靠站小仓车站时,站务员反应在第7车厢和第8车厢附近闻到烧焦味,列车车掌因此逐节车厢检查。停靠冈山站时,维修人员也上车调查,确认听见奇怪的低沉异音,但因为没有发现车辆运转不顺的现象,因此决定继续往东京行驶。不过车辆行驶到京都时,车长察觉到有异臭,抵达名古屋后由站务人员检查车辆下方,发现车台出现漏油,连结机件与车轮的零件也出现像烧焦的变色,因此停驶。
日本运输安全委员12日派出3名调查官前往名古屋车站调查事发原因,运输委员会认为此情况很有可能酿成严重意外,因此将此事列为“重大事故”。负责营运的JR西日本则表示,详细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这是自2001年运输安全委员成立以来,新干线首次被认定为重大事故的意外事件。
据悉,这已经不是日本新干线第一次出现事故。 据英国《卫报》此前报道,英国花57亿英镑购买了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全新高铁列车,而在10月16日该列车从布里斯托开往伦敦的首次运行中,车内空调突然严重漏水,乘客们不得不站起来躲避,列车又关闭了空调,在闷热中到达时已经晚点了40多分钟。此外,列车在从柴油电力转到架空电线时也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不得不在随后返厂维修。
据悉,这是自 2001 年运输安全委员成立以来,新干线首次被认定为重大事故的意外事件。事故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值得庆幸的是,在本次事故中,并未发生人员伤亡。
而就在不久前,东京至大阪只需约1小时车程的中央新干线工程的建筑商被曝出涉嫌于招标中舞弊的丑闻。东京地检特搜部已立案展开调查,并搜查涉事知名建筑商的总部。涉事公司为日本五大建筑商之一的“大林组”,该公司从JR东海铁路公司承办中央新干线工程中的多个项目,但有消息称其招标过程涉及舞弊。
该事件再度让众多人对日本制造产生了怀疑,说好的“工匠精神”为何现在却是问题不断呢?还有网友表示,去日本旅游坐新干线都要瑟瑟发抖了。
中国高铁和日本新干线,哪个体验更好?
2015年,有老外做了个实验,他把一枚硬币放在时速为300公里的京沪高铁窗边,在长达9分钟的视频里,硬币始终屹立不倒。
这个实验被传到YouTube上后惊呆了一票外国网友,有日本网友不服气,也在新干线上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就悲剧了,硬币立都立不起来。
2008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时速350公里/小时,而在2010年运营的京沪高铁试验段,时速则达到了486.1公里/小时。
截止到目前,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2.2万公里,占世界总里程的60%以上!
日本新干线于1964年开始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从东京到大阪,全程515.4公里,时速210公里/小时。
截止到目前,不包括迷你新干线,日本新干线共开通7条线路,总长为2639.5公里,列车运行车速可达到每小时270或300公里。
一个澳大利亚人说,中国高铁更稳,座位宽敞,坐着比日本新干线舒服。
美国网友则吐槽,同样的里程,新干线票价却是中国高铁的三倍多。
但据另一些体验过的人说,新干线有站票,有吸烟区,也有多目的室可供哺乳或换衣服。
新干线也够灵活,因为车票不指定车次,有车就能上。
就沿途的风景来看,中国高铁横跨东西南北,风光各异,自然更具观赏性一些。
而看到日本田间的秀丽景色,你则会恍惚有种列车开进了动画片的感觉。
在两种列车都坐过的人看来,中国高铁技术好,赢在硬件,所以才在海外签下了多笔订单;日本新干线服务好,赢在软件,但又因成本太高而无人问津。
制造丑闻频出对股票的影响:
近来,“日本制造”丑闻频出,继日本神户制钢、三菱公司接连曝出造假丑闻后,据观察者网10日报道,日本磁悬浮高铁中央新干线工程又传出在招标中舞弊,再次给日本制造蒙上阴影。
此前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看短期风险因素来自朝鲜半岛危机,这一事件在近期已经接近于销声匿迹,但黑天鹅事件的本质恰恰在于风险的事前不可预测性,而且其影响的主要范围就是东北亚市场。稍微长期一点的风险在于对日本制造的信誉危机,神户制钢(KOBELCO)的造假丑闻还在继续发酵。
据报道其影响的公司近500家,也诱发了对于日本制造业的质量可靠性的质疑,自丑闻以来,该公司股价已经蒸发超过三成。正如前文所言,日本上市公司集中于高端化工及制造业等行业,若对于日本制造的质量产生广泛的质疑,则将在长期对相关企业的盈利产生较大负面冲击,这将是长期层面的不确定因素。
【上海邻米网络科技,商城开发,企业建站,单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来!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价格从优,多买多得】